文物保护:信息与文物同样重要 ——全国第十四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简述
来源:中国文物报 2020-10-22    浏览:6876次

    瓜果飘香的8月,两年一度的第十四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丝路古镇”、“黄河之都”的美丽兰州召开了。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50多家单位的百余名学者,围绕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切磋保护技术。

    研讨会收到论文80余篇,27名学者做了大会发言,研讨内容涉及青铜器、丝织品、木漆器、纸质文物、陶器、壁画泥塑、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信息提取、文物保护、实验室考古新技术、保护新材料、保存环境等方面,令人耳目一新。文物保护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科学和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文物保护科技进入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从宏观到微观,从广度到深度,都有较快的发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古代建筑保护技术及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等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在系统揭示文化遗产价值、探究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材料、传统工艺科学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权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德才以多年的从业经历回顾了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现状,从文物保护行业涉及的学科领域,文物保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文物科技保护理论的初步构架。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本次研讨会上,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是讨论的热点,在20多个学术报告中,大概四分之一是发掘现场保护专题。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杨军昌系统介绍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合作项目隋炀帝萧后冠饰现场提取、实验室考古、冠饰部件的分析检测,以及冠饰的科技保护,建立了一套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实验室考古的流程。相对于细致的程序,贯穿其中的最大限度揭示、保护文物信息的原则,对大家的启发意义则更大。甘肃省考古研究所邓天珍介绍他们运用科学分析检测手法对张家川马家塬出土的金银铁饰件的修复和保护。认为保护修复是对文物价值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保存现状、病害程度再评估的过程,是保护修复理念、金属文物保护技术与传统细金工艺相结合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因而,保护修复过程中尊重古人制作理念,无论是修复方法,还是材料应用均以保存文物基本信息,延长文物寿命,复原传统工艺为原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黄晓娟结合张家川马家塬M4出土棺木室内清理及保护复原工作,对科技与文物考古、保护关系的几点认识引起大家的共鸣:科技手段与方法的介入,是加大文物信息量获取,支撑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研究更加深入的重要途径,将有助于提高文物考古工作中预见性、主动性;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者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理念,将有助于推动考古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文物保护的范畴不仅包括实物的保存及修复,实物之间的连接信息、组合关系等能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各种信息也是文物保护的目的之一。

    湖北省博物馆李玲以叶家山西周早期墓地出土的一件青铜尊的保护修复为例,明确表示,文物保护目标有二:一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保存文物所承载的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信息;二是将文物现存材料和结构恢复到一个已知的较早状态。这几个案例报告都表达了一个相近的理念:文物保护,既要保护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也要保护好文物所承载的各种信息。另外,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姚政权汇报了南陵县铁拐宋墓出土纸胎漆席的初步分析,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肖玲、杨弢介绍了成都东华门遗址出土木构件遗迹的木材分析及保护,在大型木构件原址保护方面进行了探索。文保材料研究文物将要出土或者刚刚发掘时,是文物保存环境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新环境下劣化的初始阶段,这一时刻是介入保护的最佳时机,是能否把文化遗产损毁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开发考古发掘现场抢救性保护材料十分必要。北京科技大学韩向娜介绍了一种考古发掘现场的临时固型材料——薄荷醇,对薄荷醇应用于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的提取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并对其最佳工艺进行了实验分析,认为多次涂刷固型效果最好。该材料已在相关考古工地进行了推广应用。

    对文物本体有机材料的分析不仅能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科学认知,而且是文物保护的关键;对保护材料性能的研究,是更好地为保护文物提供保障。北京科技大学魏书亚分基础性和应用性两类对文物本体黏结材料和保护修复用有机材料进行了分析,分享了她关于文物保护中有机材料研究的认识。中南大学刘绍军介绍了他们近年开展的石质文物保护加固评估,认为掺杂(Ca,Ba)(OH)2纳米粉末是一种有效的多孔材质文物原位脱盐加固材料。南京博物院何伟俊介绍了古代书画固色材料研究进展,研发了可以应用于书画保护中的固色材料和技术。预防性保护博物馆保存、展示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文物的安全。营造友好的环境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上海博物馆徐方圆以苏木为例介绍了博物馆照明对植物染色丝绸的影响。他们的光源种类实验表明,卤素灯的变色因子最小,只有LED灯的一半;荧光灯的变色因子略小于LED灯;高色温灯光的变色因子高于低色温的变色因子。照度越高,其变色因子越高。建议尽量采用卤素灯照明,如选用荧光灯或LED灯照明应选择低色温的;尽量降低文物展陈的照度。在控制展陈灯光照明的同时,对展陈环境的温湿度、污染气体等其他因素也要得到控制。陕西历史博物馆张群喜汇报了馆藏唐墓壁画预防性保护理念与具体实践。检测与分析现代科技仪器、检测分析在考古发掘、文物认知、文物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文博科研人员的“千里眼”“顺风耳”。四川大学罗冰雁以日本版画为例,介绍了表面增强激光拉曼分析技术在文物科技中的应用;成都博物院孙杰、蒋璐蔓运用红外分析、X荧光技术和激光拉曼等技术分别对后蜀赵廷隐墓壁画白灰层、陶质彩绘文物作了初步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和保护奠定了基础。洛阳考古研究院袁晓红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合金技术,对洛阳唐城花园11件青铜礼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背后的考古学意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赵凤燕对西安地区出土的汉代铁剑进行了科学分析,发现铁剑均为钢剑,炒钢最多,其次为铸铁脱碳钢,说明汉代的钢铁技术已较成熟,可生产出质量优良的钢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魏彦飞介绍了高光谱技术在丝织品文物老化程度表征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此次会议,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文物保护行业科技力量的增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广泛参与,在文物保护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在文物材质分析以及文物病害科学认知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中,科学研究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考古与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结合更加紧密。但是,与此同时,也发现在科学分析的针对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方面还显不足,缺乏系统性理论,怎样加强基础研究,以指导保护实践,老专家陆寿麟先生呼吁:高等院校加强文物保护基础理论的研究,在学科建设上有更好的建树,为文物保护实践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广大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应以战略科学家为奋斗目标,充分吸收各方面的知识,跟踪社会科技发展动态,并根据文物保护自身需求,自觉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使更多合适的理论和技术用于文物保护。


博物馆公众号

博物馆公众号

返回顶部
游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