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还古陶瓷收藏领域一片碧水蓝天 ——采访中国古陶瓷学会实录
来源:中国文物报 2016-08-30    浏览:7731次

    今年7月,北京传出某著名大学举行仪式接受其校友捐赠6000件古陶瓷器精品,并成立以捐赠者命名的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和研究院,一时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记者就此对中国古陶瓷学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问:我们知道中国古陶瓷学会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在民政部注册的一级学术团体。作为由全国文博界和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专业学者为主组成的学术团体,学会承担了怎样的学术任务?

    答:文物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物质记忆,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历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人类发明和使用陶器已经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瓷器是由我们中国发明的,在长达三千多年的生产、使用及流传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生产的瓷器都留下了特殊的印记,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具有时代及地域特征的文物来研究、鉴定、甄别古代瓷器。与此同时,由于陶瓷的易碎性,经过数百或千年以上的使用及流传,能够遗留到今天的完整古瓷器已经不多了,尤其是名窑名品,因为当时的生产数量本身就有限,更成为稀少而珍贵的文物。对古陶瓷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我国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会肩负着组织和推动中国古陶瓷研究的重任。

    问:对目前社会上关于文物收藏的热点应如何看待?

    答: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生活要求也相应提高,因而出现了盛世收藏的热潮,古陶瓷更是人们收藏的重要对象,对于正当的民间文物收藏应该加以保护和鼓励。由于市场的不够规范,随着文物价格的急剧升高,引发文物造假活动的猖獗。社会上许多缺乏专业知识和鉴定能力的收藏爱好者收藏了文物赝品,其实他们也是受害者。但是近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他们收藏了大量的古代名窑名瓷的赝品,并以此炫耀、出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举办展览,成立博物馆、艺术馆,大肆传播不正确的信息,甚至以此谋求名利,一旦这些错误的信息通过出版物、媒体和社会文化机构向公众传播,就会误导公众对文物的认知,甚至对社会造成更多危害。更有少数人通过利用赝品举办博物馆或者向社会捐赠,妄称其具有巨额价值,以此牟取土地、资金及政策优惠等不当利益。另有一些人虽没有收藏,但往往以鉴定专家、学者、文化名流等面目出现,为社会收藏进行鉴定,其中包括一些曾经是国有文博单位及高校的退休或离职人员,他们有的并不懂文物鉴定,或者具备一定的鉴定知识,却为了个人利益,真假混淆,丧失职业道德。过去我们学会中也有个别成员参与其中,学会已经对其进行了清理,但至今还有人打着学会和专家的幌子在社会上行骗,对他们要提高警惕。今后学会将进一步规范制度,加强自律。上述现象已经严重误导公众的收藏理念,破坏了社会文物收藏气氛和正常秩序,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公众文化生活带来极大危害;经济上坑害群众,破坏社会安定,损害国家形象。这种乱象丛生的情况已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再也不能任其继续下去了。我们建议政府部门介入监管,组织文物、公安、司法、教育、工商、广电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多管齐下,依法进行治理,还收藏界一片碧水蓝天。我们学会有人才和专业优势,将积极配合政府的治理工作,向广大收藏爱好者发出正确的信息,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问:古陶瓷鉴定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鉴定古代陶瓷器,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史,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产品的特点要基本掌握。这些特点包括器物的造型、胎釉、制作手法、纹饰和装烧工艺等;其次,要了解不同产品的生产和流传,如唐代的白瓷和青瓷就有不同的传播区域;越窑“秘色瓷”是当时青瓷中采用特殊工艺的精品,生产数量有限,主要用于供御等。又如宋代的汝窑和官窑,不但生产时间短暂,而且规模不大,也供御用,基本不随葬,其完整器的传世就非常罕见了。再如明清景德镇御窑厂是专门为皇家生产瓷器而设立的,其生产品种和数量完全听从于宫廷,合格产品解送京城,不合格产品就地打碎、掩埋。一些特殊产品的生产就更加有限了,如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的珐琅彩瓷器就是皇帝命内务府造办处按照具体的要求(包括器形、纹饰及数量)用景德镇特制的瓷器、由造办处珐琅作绘彩并彩烧,每次制作数量往往只有几件,绝不会成批生产。这些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都有详细记载,可以查阅。问:古陶瓷鉴定的主要手段有哪些?答:当前的古陶瓷鉴定,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为传统的鉴定方法。即由有鉴定能力的专家目鉴。主要的工作方法是:看陶瓷造型、胎釉、纹饰及工艺的时代特征。有时候还可通过叩击,以辨别瓷器的烧成温度以及判断是否有暗伤或修补。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古代陶瓷的窑口及品种众多,积累丰富的鉴定经验需要时间和实践。与此同时,现代造假手段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不但要识古还要识今,更增加了难度。但只要找对方法、刻苦努力、循序渐进,总是会有进步的。其二为科技手段检测。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科研机构具备“古陶瓷热释光年代测定”、“古陶瓷胎釉成分X衍射无损分析”等方法,并已通过国家课题验收,可以作为古陶瓷鉴定的辅助手段。目前社会上某些科技检测机构,其检测手段尚不成熟,检测准确率不高,因此其结果不可轻信。

    问:对于目前私人博物馆的藏品和私人向国有文物收藏机构捐赠藏品的鉴定有什么建议?

    答:私人收藏文物,作为个人爱好仅供自己欣赏,哪怕其中有现代作品,也可以作为艺术品看待。一旦成立博物馆,将私人收藏公之于众,或者将个人收藏捐赠给博物馆及其他公立机构,那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需要对这些藏品进行鉴定,确定其真实的时代和产地,还要对其来源进行调查。这项工作也不宜由收藏者自行组织进行,而要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并出具正式的鉴定报告。私人博物馆的藏品一旦经过正式鉴定,就成为博物馆的注册藏品,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收藏者就不能随意处置,如要改变其权属,要经过一定的批准程序。


博物馆公众号

博物馆公众号

返回顶部
游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