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节气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它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立秋之后天气还是很热,中医将立秋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在立秋庆祝丰收。
金色的秋天

每年8月8日前后进入立秋,这是隶属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古人概括的立秋物候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气有节,风有度,从小暑的“温风至”,到立秋的“凉风至”,季风气候中的人们首先从风中阅读时令。
立秋之后,北方的雨季消退,天气趋于干爽。小时候,我在东北感受尤为真切,似乎一立秋,不是简单的秋凉如水,而是秋凉如凉水。
而在南方,人们说:“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前半句略显夸张,但后半句确是实情。“赫赫炎炎,烈烈晖晖(huī)”的日子远未结束。所以,“立了秋,扇子丢”这句话,在北方或许是指自动丢弃,在南方大概是指意外丢失吧。
立秋习俗

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编辑:社教部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网络
※版权声明:“汝州青瓷博物馆”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0375-6899998),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
豫公网安备 41048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