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这场跨节狂欢,让文物在笑声里开了花~
2025-06-03    浏览:83次

  端午·六一

  活动回顾

  志愿讲解

  瓷器上的花纹,在志愿者的细心讲解下栩栩如生,彰显着古人的生活智慧。而志愿精神的真谛在于把文物知识发扬出去,让每个人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寄彩丝探青博

  给参观者递上青、白、红、黑、黄五色绳。飘动的彩绳成了古今纽带,当传统民俗遇到文物展览,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变成了能摸得着的历史温度,让传统文化在当下活了起来。

  “粽”谜大挑战

  端午假期,博物馆里的猜题挑战热闹上演!当答对题的观众拿到礼品时,展柜里的瓷器仿佛也映着笑意。这场用趣味题目串起的文化挑战,让两千多年的端午习俗从古籍里走出来,变成了展厅里能讨论的鲜活记忆。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 (5)

  香囊寄端阳

  端午香囊针线忙!博物馆的手工区里,布团、艾草、彩线在指尖翻飞。当带着艾草香的香囊挂上手腕,千年窑火仿佛化作了指尖的温度——传统手艺不再是玻璃柜里的标本,而变成了能握在手里的端午记忆。

  龙舟剪影庆端午

  博物馆的剪纸合成了童趣发光体!纸在小手里折剪,老手艺突然有了会眨眼睛的童趣——那些从汉代传下来的镂空技艺,正通过孩子们的想象,长成会讲故事的新模样。

  釉下彩陶绘

  彩笔在瓶身上描绘,有人给瓶绘上会发光的花朵,有人把缠枝纹变成彩虹色。千年窑火与童真想象碰出了奇妙火花,在孩子与家长的不断尝试与调整中,逐渐掌握了技巧。


博物馆公众号

博物馆公众号

返回顶部
游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