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座城
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看一看。
同时,现在的家长朋友们
也更加的注重孩子们的
知识文化素养的培养
因此博物馆就成为了众多游客的必选之地。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汝州青瓷博物馆举办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众多游客及美易天画坊的同学们参与陶瓷修复、绘画、点茶知识、插花等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学习知识、体会历史文化。
陶瓷修复
每一个破碎器物的背后都藏着一段往事,每一个老物件的身前都有着先辈们的智慧。每一次调漆补缺,每一次精心描绘,都是一次重生之旅。勇于面对不完美,让生命以另一种美好的姿态再次延续。同学们带着好奇,激动,崇拜的心情认真聆听。
河南善古文物艺术品修复中心负责人,河南省古陶瓷鉴赏研究会秘书长陈林林老师为大家讲解文物修复的相关知识。
在孩子们妙笔生花之下,金线串起了历史与今天,在复原器物的同时,既还原了先前的美,也融入了孩子们对美的追求。那些破裂和残缺更是生出了一些禅意。
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认真学习
同学们开心的拿着作品与老师的合照
点茶
宋代蔡襄《茶录》记载: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 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 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亦有云:"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饮茶,时尚的是点茶。
通过老师的讲解宋代饮茶方式及点茶,使大家对古时候人们的饮茶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游客们通过味觉、触觉、嗅觉和视觉全新的体验方式感受中国茶文化。
插花
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 点出了此“四事”——点茶、插花、焚香和挂画。此四雅,又称“生活四艺”,透过味觉、触觉、嗅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宋朝是中国插花史上的鼎盛期,在此之前,虽然也有插花艺术,但一般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家庭,或表现为佛堂供花。而到了宋代,插花成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插花作为一种生活装饰品,开始广泛出现在不同阶层。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亦绘有鲜花店,可见买花、插花已内化为宋人生活的一部分。
《夷坚志》中描写了一名爱花成痴的市井女子:“临安丰乐桥侧,开机坊周五家,有女颇美姿容,尝闻市外卖花声,出户视之,花鲜妍艳丽,非常时所见者比,乃多与,直悉买之,遍插于房栊间,往来谛玩,目不暂释。”
在我们花艺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现场的朋友们,十分认真的学习、听讲。朋友们做出的作品也十分的漂亮。
挂画
所谓“挂画”,最早是指挂于茶会座位旁的关于茶的相关画作,演变至宋代,诗、词、字、画皆可为挂画,题材愈加广泛。士大夫的厅堂房阁,都挂着名家书画,每次遇到雅集、会饮时,他们就会展挂出自己平时收藏的最得意名画,彼此交流供品评,这个过程,就叫做“挂画”。
我们此次活动邀请美易天画坊的同学们,在展厅内寻宝(瓷)作画,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做出自己的美丽画作。
认真作画的同学
同学们的作品
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感。
抚今追昔,穿越历史,走进博物馆,让历史鲜活起来,重现在我们眼前,触手可及的去感知和认识。这次活动不仅给更多的人带来了乐趣,也在活动中了解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多了一份兴趣和自信。
汝州青瓷博物馆会用好博物馆这个大学校,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把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